查看原文
其他

BISFF明日前瞻 | Day2

BISFF2019 BISFF2021 2021-03-18




BISFF2019 Day2




BISFF2019 北京国际短片联展

时间:2019年12月1日
地点: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中心

影片语言:原声配中英文字幕

免费入场




歌德学院



13:00 - 16:00

特别放映:乡村之眼——藏地牧民生态影像 特邀放映


16:30 - 19:30 

论坛:生态影像 — 拍摄于过热的人类时代


20:00 – 21:30 

潮汐TIDE 华语短片竞赛单元 第2组





 生态影像--拍摄于过热的人类时代 

Ecological Image--Shot in the Over-heated Anthropocene



据报道,2019年的6月,是地球温度有纪录以来同期最热的一个6月。这条新闻消散后,随即出现在媒体报章头条、社交媒体推送的还有,北极圈冰层融化,亚马逊雨林大火,威尼斯水灾…

 

这似乎是科学家把当下地球地质时代命名为“人类世”(Anthropocene)的又一佐证,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的影响已经超过任何其他的因素,成为主导。而关于一个环境崩塌的未来,我们已经有很多科幻末世大片和相应的环保倡导影像,但以人类为中心的传统人文主义视角下,大部分影像所呈现的非人类的生命和物质体总是被动、单一、无力的,抑或是表现为一种拟人化的可爱面貌或非我族类的邪恶敌人,二元对立。

 

电影工业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随着全球资本流通、技术升级,也演变成一种标准化的巨资造物,与人体的多巴胺直接进行明码交易。在一个高度管控却生态失控的星球之上,在加速的企图吞没一切异质空间的资本生活轨迹中,我们还能创造什么样的影像?在影像生态本体已经面临匮乏和虚妄的危机,我们可以如何把眼光和心灵投向非我族类的生物和非生命体?

 

通过这次放映与论坛,我们希望聚焦“生态影像”,一种从影像本体和实践中直面人类世的挑战并且以创作进入社会生产、探索生命哲学的影像生产。我们将邀请几位在生态与影像相交地带有长期工作、生活实践的嘉宾以及多元组织方式的社群,跨越乡村、都市、农田与高原,连接植物、动物等不同生命体以及媒体景观等新物质,通过放映、论坛等环节,来一起拓展当代生态影像的思考与行动路径。

 

主题活动分为二个部分:

 

1. 特别放映“乡村之眼——藏地牧民生态影像”

(2019,12月1日,1pm-4pm,歌德学院)


2.  生态影像--拍摄于过热的人类时代

(2019,12月1日,4:30pm-7:30pm,歌德学院)

 


No.1

乡村之眼——藏地牧民生态影像



“乡村之眼”是由多家植根于中国西部乡村社区的机构共同合作完成的一个公益影像计划。该计划在云南、青海、四川等省区对农、牧区学员进行视频拍摄和剪辑方面的培训,支持他们拍摄自己的影像作品来表达对自己家乡文化及环境的理解。2007年至今,“乡村之眼”已经覆盖云南、四川、青海、广西、贵州等五个西部省份8个项目地,并已经给来自中国西部乡村社区的300多名当地人提供了培训和相应的设备及技术支持,完成近150部的乡村影像作品。持续十二年的公益行动激发了藏地民间影像纪录力量的涌现,拿起摄像机的村民们同时也把镜头对准了很多社区面临的一些公共话题,如水源的污染、草场的退化等等,这些作品在地传播过程中的思考和讨论已经促发了地方行动。此次参展的影片就是来自这些各地由牧民自发成立的影像草根机构,如年目仓牧民影像小组和扎琼仓生态文化交流中心。

 


放映片单



一颗小小的镜头,让这群生活在藏区草原的牧民与世界产生了更深的连接。

世界通过一个小小的取景框逐渐被放大。

水分从大地凝结,来到天上,成了雾、成了雨,重又回到这片土地上。

在这群牧民的镜头里,蕴藏着他们所感知到的生命节奏。

你可以从影片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每一部片子的实现都异常缓慢,因为牧民们要等,要等水变成雨,再等雨落回大地,然后要等草慢慢长出来,再等牛羊吃了草,再等剪了牛羊的毛……尽管看起来都是日常,但是在看似重复的事物中,其实充满了变化,而通过纪录,牧民们对这些变化有了更敏锐的感知,更多重的思考。(选片人:吕宾)

 

 

鼠兔


作者:兰泽

时长:59分钟



地处青海年保玉则的高山牧场,曾拍摄《牛粪》的牧民兰则,再一次将镜头对准了养育他的草原,这一次他要用手中的摄像机做一次草原生态治理的调研。这场耗资巨大、历史悠久、覆盖面甚广的生态治理工程行至当下,似乎收效甚微小,草原的退化仍在进一步加剧,而鼠兔数量也不减反增。目前尽管在学术界,各地的科学家就此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来自本土的声音却依然长期缺席。 


兰泽

藏族,青海果洛年保玉则神山脚下的一位牧民,也是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会员。2010年参加“”年保玉则-乡村之眼”的影像培训班开始拍摄纪录片,作品持续关注草原文化的变迁。2018年,在拍摄完第三个作品《鼠兔》后,他开始带领家乡民众通过种草试验修复退化的草原。2019年,兰则发起成立“年目仓”,其前身为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乡村之眼小组。“年”指年宝玉则;“目”是眼睛,也是镜头;“仓”在藏语里就是家的意思。




作者:华智 

时长:35分钟



三江源有中华水塔之称,生活在三江源的老百姓对水有自己的解释,在藏文化种水分为八种品质的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用水, 本片种简述了生活中的用水方式,水源有雪水,地下水和湖泊,治疗疾病的有药泉。在湖泊和溪水、泉水、大小河流孕育着这个世界的万物。 


华智

情感细腻而腼腆的藏族青年,在学习影像拍摄之前,他喜欢用写散文的方式来表达,加入乡村之眼之后,他用镜头描绘出诗意的藏区自然风貌、生活,发人深思。代表作品《水》《牦牛之奶》


 

受伤的黑颈鹤和小牧人


作者:贡布才让  

时长:24分钟



高原旷野之上,一支受伤的黑颈鹤无法起飞。骑着摩托车的牧人与其对峙,束手就擒后牧人把它带回家中。牧人家庭腾出院子,找来食物和水,细心照料。还找来了医生救治黑颈鹤。在一次次的试探中,家中的小牧人在不知不觉中与这位来客建立出某种信任。春天,黑颈鹤伤愈,回归栖息地。而小牧人则在旷野守望,打探黑颈鹤的消息。


贡布才让

2011年,贡布开始加入到扎琼巴让发起的治沙环保活动,之后又加入到若尔盖草原保护协会,当时的协会总共7人,贡布主要负责摄像工作,至此以后,相机就成为了贡布亲密的伙伴,在照顾家庭和放牧的同时,他扛起相机,记录着草原的点滴。



死于铁丝网


作者:扎琼衣扎

 时长:5分钟



揭露了铁丝围栏带给生活在青海湖畔野生动物的灾难。导演通过采访海外专家、藏族学者和野生动物保护者,向观众们展示了自己对于藏区野生动物生存状态的问题和思考。


扎琼衣扎

藏族,出生于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麦溪乡嘎沙村,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毕业,2015年参加“万物眼纪录片培训”学习摄影,代表作品有《转经轮》,《卓嘎扎西》,《死于铁丝网》,2013年开始追随他的叔叔,环保行动者扎琼巴让一起做环保事业,于2015年一同成立了扎琼仓生态文化交流中心,每年有200多次分享会,关于草原沙化治理、水源保护、垃圾治理、湿地于黑土摊治理等。



映后嘉宾



  • 吕宾

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关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自然观的纪录片作者,2000年至今从事乡村影像工作。作为纪录片导演,主要作品有《盛开的红莲花》、《香格里拉之眼》、《鸟语者》。其中《香格里拉之眼》获2009年首届南方短片节纪录短片银奖,三部短片在旅游卫视《行者》栏目播出,其中《鸟语者》入围2009年加拿大“Planet In Focus”国际环境电影节。

 

  • 兰泽

藏族,青海果洛年保玉则神山脚下的一位牧民,也是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会员。2010年参加“”年保玉则-乡村之眼”的影像培训班开始拍摄纪录片,作品持续关注草原文化的变迁。2018年,在拍摄完第三个作品《鼠兔》后,他开始带领家乡民众通过种草试验修复退化的草原。2019年,兰则发起成立“年目仓”,其前身为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乡村之眼小组。“年”指年宝玉则;“目”是眼睛,也是镜头;“仓”在藏语里就是家的意思。 

 

  • 了吉

了吉,学士学位、藏族青年诗人、摄影爱好者。青海果洛年保玉则神山脚下的一位牧民,也是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会员。

 

  • 联合策划机构:乡村之眼,年目仓,扎琼仓


 

 

No.2

生态影像--拍摄于过热的人类时代




邀请嘉宾



郭净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退休学者,民族史博士。致力于中国西部山地文化与环境,以及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和纪录片制作,发表《雪山之书》、《心灵的面具》等十多部著作,曾参与创办“云之南纪录影像展”,并和乡村之眼团队共同推动以影像为媒介的公益事业。作品有《卡瓦格博》的日志式纪录片。



分享内容:阿觉娃与小生命


卡瓦格博位于滇藏交界,是东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域十多万藏族信仰的神山。1998年—2003年,我以“梅里山难”为切入点,到这里开展影像调查,从日常生活和佛教信仰两个层面,纪录了当地村民与自然圣境的密切联系,也纪录了登山、旅游等开发活动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在这期间,我与当地村民此里卓玛合作,制作以《卡瓦格博传奇》命名的“卡瓦格博地方影像文献”。本次发言,选取该文献系列中的短片《野花谷》,通过几位阿觉娃在转山的一天当中,如何与青蛙、蚂蚁、蘑菇和精灵打交道的故事,呈现当地藏族的生命观。

 


郭净作品《卡瓦博格》剧照







郑波

在北京长大,现在香港大屿山居住。他是一位艺术家、研究者、教师,专注于生态历史与想象。他和边缘人群、边缘植物合作,创作野性的园子、生长的口号、以及生态酷儿的影像。他在美国罗杰斯特大学获得视觉文化研究博士学位,2010-13年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13年后在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任教。他近期合作的机构包括京都市立艺术大学美术馆、柏林 Gropius Bau 美术馆、欧洲宣言展、台北双年展、上海双年展等。



分享内容:植物 性


“2016年我开始拍摄酷儿人类(同志)与酷儿植物(蕨类)缱绻的电影,之后偶然留意到19世纪日本浮世绘中大量人与万物交欢的场景,最近更得知自然界中本来就有跨物种的欲望(蜂与兰花)…”

 


郑波作品《蕨恋》静帧





 


劳丽丽

在香港学习务农之余并探索「半农半X」生活方式,这种生活实践促使她对另类生活模式及生态作出提问。近年,她尤其对自然及人类间相互牵引、相互制衡的情绪及欲望深感兴趣,她相信个中的角力与矛盾更引人入胜,犹如深不见底的潭。 



分享内容:可持续艺术修行 — 以「半农半 X」生活重新链接自身与土地


“我将分享跟农友们苦乐参半的耕种经验,尝试以生产者及教育工作者角色推动食物运动,想像社区经营的可能;另外,我亦将谈及回到艺术家自身创作的想法,以流动影像梳理对人跟土地关系的思考。”

 

劳丽丽作品《飞天潜水艇》剧照


 

 




余果

自由艺术家,1983生于四川通江,2006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重庆。创作涉及影像、绘画、写作等多种媒介。关注社会性的艺术实践,和他人共同发起重庆工作研究所等项目空间。



分享内容:都市景观与结界


当我们在都市中的每一次的观看都把场景区分成了外观与背景。但就是这样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观看方式,忽视掉了那些隐没在背景中的信息。而城市已作为一种媒介构成了人类生活的生态,它隐没于观看的背景之后。讲座将分享如何重新观看城市景观,讨论作为生态的都市:我们的都市是否是“液态”的?都市生活是否充满着各种“结界”?

 


余果作品《结界》数字录像 静帧


 

 


  • 活动策划、主持:张子木

动态影像作者,香港城市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控制社会和人类世中的动态影像,北京国际短片联展2019联合策展人。



  • 合作机构北京歌德学院











UCCA


13:30-15:00 

曙光:华语展映单元第3组及学术交流

Aurora Screening Chinese Short Film - 3 with Q&A


15:30-17:00 

幻景:实验类短片国际竞赛第3组

MIRAGE Competition for Int’l Experimental Short Film-3


17:30-19:00 

潮汐:华语短片竞赛单元第3组及学术交流

Tide Competition for Chinese Short Film - 3 with Q&A


19:30-21:00 

星云:虚构类短片国际竞赛第3组

NEBULA Competition for In’l Fiction Short Film-3


  • 合作机构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UCCA免费预约

UCCA会员可免费预约并携一位亲友参加。


*活动当天开场前半小时,

请于UCCA正门领取活动门票;

*场地准入人数有限,建议提前规划出行时间,

迟到请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入场;

*活动期间请保持手机静音。



预约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完整排片信息请参考:BISFF2019 | 排片信息


BISFF 北京国际短片联展

我们让全新的影像在中国发生,将“短片”的概念延伸至创作的各个领域,在电影和艺术中寻求结合的可能——丰富前卫,不拘一格——让真正的才华在人们面前得以呈现:我们是站在影像前沿的观察者和思考者,也是推动者和冒险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